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饭店餐具抽查标准规范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饭店餐具抽查标准规范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餐具抽检抽哪些指标?
餐具抽检的指标主要包括感官指标、理化指标、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指标。
感官指标:包括外观、色泽、气味、口感等,用于判断餐具的干净程度、是否有异味等。
理化指标:包括沸水蒸发残渣、高锰酸钾消耗量等,用于判断餐具的材质和工艺是否符合标准。
微生物指标:包括大肠菌群、金***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等,用于判断餐具的清洁程度和消毒效果。
重金属指标:包括铅、镉、砷等,用于判断餐具是否有重金属污染。
除了以上指标,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,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检测,例如对于陶瓷餐具,可能需要进行铅、镉溶出量的检测等。
餐具抽检通常抽取的指标包括:物理指标、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。物理指标包括外观、尺寸、形状、重量等;化学指标包括重金属、有害物质残留、塑化剂等;微生物指标包括总菌落、大肠菌群、致病菌等。通过抽检这些指标,可以检测餐具是否符合卫生标准,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。
餐具抽检怎样清洗才能合格?
1.***用手工方法清洗的,先刮掉餐饮具表面的食物残渣,再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,控制好洗涤剂的用量,不得过量使用,最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干净。
二、餐饮具消毒方法
1.物理消毒。掌握好消毒温度、时间等,确保达到消毒效果。如红外线消毒,温度一般控制在120℃以上,保持10分钟以上。
2.化学消毒。主要为使用各种含氯消毒剂,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,并掌握浸泡时间,确保餐饮具有效消毒。消毒后用净水冲洗干净并晾干,防止消毒剂残留。
三、保洁方法
1.宜沥干、烘干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。使用擦拭巾擦干的,擦拭巾应专用,并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;
2.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或者场所内。保洁设施或者场所应保持清洁防止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受到污染。
1. 清洁度:洗餐具的关键是要彻底清洁,不留下任何食物残渣或油脂。洗餐具应该使用清洁剂和热水彻底清洗。
2. 卫生:洗餐具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,尽量避免手部接触食物或餐具表面。使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干净。
3. 无损伤:洗餐具时要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洗涤工具或刷子,以免造成划痕或变形。
4. 无异味:洗餐具后应该没有异味,如有异味则需要再次清洗,确保餐具无异味。
5. 完整性:洗餐具时要注意保持餐具的完整性,如有损坏或破裂的餐具需要及时更换,以免对餐具使用造成危害。
1.
洗:将餐具上的残留物洗去,放入洗涤池或洗涤装置中用清洁剂将其洗净。
2.
刷:用刷子或各种清洁用具把餐具刷干净。
3.
冲:将使用洗涤剂的餐具用清水清洗,冲洗至少三次。
4.
5.
保洁:将消毒后的餐具放在保洁柜中,要进行密封,防止细菌的进入。
碗筷洗洁精残留超标标准是多少?
标准是0.5ml,总活性物是洗洁精中起去污作用的关键物质。国家标准《手洗餐具用洗涤剂》(GB 9985-2000)中规定,手洗餐具用洗涤剂(简称“洗洁精”)的总活性物含量应≥15%。一般来说,总活性物含量越高,去污力越强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饭店餐具抽查标准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饭店餐具抽查标准规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